严守党纪党规 系牢人生“纽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纪律至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全体党员的行为划出了更加明确的“红线”、亮出了更加精准的“戒尺”。青年党员干部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期,要以这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条例》,把纪律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系准“忠诚之扣”,把牢政治方向。新修订的《条例》更加凸显政治纪律内涵,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充分表明,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不是简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政治纪律建设。青年党员干部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擦亮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表面文章,不因一时一地利益而打小算盘、耍小聪明,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系牢“宗旨之扣”,涵养为民情怀。《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的处分从侵害群众利益,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漠视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侵犯群众知情权四个方面进行明确,充分体现了群众纪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充分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要坚持深入基层,以群众为师,以群众为友,学习群众语言,了解群众冷暖,汲取群众智慧,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系紧“担当之扣”,锤炼务实作风。《条例》在违反工作纪律行为中,增写了对“脱离实际,不作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强了惩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针对性,彰显了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信号。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更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必须坚决摒弃“躺平”思想,把理想信念体现在干事成事上,把遵规守纪融入到谋事担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建设、项目攻关、科研创新等火热的实践中,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系严“廉洁之扣”,强化律己正身。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青年党员干部因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抵抗诱惑能力和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因此,我们要对照《条例》中关于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的要求,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时刻不忘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用违法违纪案例警示自己,从一顿饭、一瓶酒、一份土特产这些小事小节上守起,确保任何时候不踩“红线”、不逾底线。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养成理性消费、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要带头廉洁从政,真正使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