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盛世堪大用,忠诚担当作栋梁
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习总书记的讲话言语质朴、感情真挚、要求明确,激励鼓舞了我们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作为中青年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永葆为民初心,锤炼党性修为,牢记使命担当,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我们要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做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拥护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给予的结论,也是指引未来的箴言。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政党,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我们九千万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我们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思想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唯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行稳致远。习总书记曾告诫我们:“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党恩深重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是社会治理的“排头兵”,理想信念便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中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精神给养,对党忠诚便是我们坚守初心、保持本心的指路明灯。
我们要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做为民服务为国尽忠的实干家。习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作为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应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意识,低下头,俯下身,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勇于直面矛盾多、困难大的棘手问题,勇于化解群众意见多、怨气大的各种难题,在推不开、干不动的地方打开局面,在心不齐、力不足的地方寻求突破。“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唯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担大任、成大器。
我们要心存戒惧、警钟长鸣,做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清醒人。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万万容不得丝毫个人利益的擅用。为官一方,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作为基层干部,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基层的天地说大不大,辖区不过百十里,但是说小也不小,百里之地有万民,民心所向即国本。基层工作的好坏关乎国之根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谁人不知、谁人不懂?但是为什么还屡屡有人行差踏错?到底是眼中无法纪、心中无人民才酿成的恶果。“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习总书记的教诲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是对我们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心底无私天地宽,衣食无忧即可,何苦险中求富?面对党和人民的扣问,我们唯有挺直脊梁,养浩然正气,方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我们要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做博学善思知史明理的学问人。关于知与行,习总书记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勤学,“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要善做,“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基层干部面对的事务繁多且复杂,处理问题的时间尚且不够,还哪有时间读书学习?这个问题大概很多基层干部都曾想过。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不断萌生,新的要求不断出现,容不得我们偷懒懈怠。乡村振兴的政策较之脱贫攻坚已有了大变化,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机遇,社会治理开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也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问题,不学习何以从容应对?“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唯有不断充实自己、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我们才能无愧时代之托、无愧人民之盼。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盛世中华,意气风发。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我们是春前之草,我们是四时之花,我们盛放,中国必定盛放,我们蓬勃,中国必定蓬勃。“十四五”大局已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也已开启,时代的巨幕业已拉开,我们惟有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惟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配得上人民公仆的头衔,才能担得起国之栋梁的荣耀!(汉寿县聂家桥乡 刘峻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