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就要“直奔现场”
为清除决战决胜路上的绊脚石,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着力增强调研和监督质效。今年4月,江西省纪委监委派出6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11个设区市,针对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找“病灶”、开“药方”。(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同样对于扶贫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是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发现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正确脱贫方法的重要途径。就此而言,只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才能找准贫困“病因”,对症下药,精准“开方”,才能有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一句话概括——‘身入’更要‘心至’。”在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四不两直”开展调查研究,体现的正是“扑下身子、沉下心去”的工作作风和撸起袖子真抓实干的务实态度,彰显了如期打赢这场硬仗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只有“直奔现场”,才能面对面,倾听群众的真切呼声。“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的走马观花式调研看不出百姓的忧愁疾苦, 听不到群众的呼声诉求。只有“随机入农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走到群众身边,来到农户田头,才能真正体察扶贫虚实,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社情民意。只有“走心”的调研,才有可能获取扶贫的第一手资料。
只有“直奔现场”,才能实打实,取到扶贫脱贫“真经”。做“假样子”、玩“花架子”,搞“一阵风”式调研发挥不了调研作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出不了实效。只有脚粘泥泞,深入“现场”,多听实话,多察实情,才能找准贫困根源,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心贴心站在群众的的角度想,实打实朝着群众的向往做,才能精准施策,找到脱贫“真经”,收到调研实效。
只有“直奔现场”,才能心连心,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层层陪同,前呼后拥的“彗星式”调研只能拉远与群众的距离,失掉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深入基层,就越了解民情;越融入群众,就越凝聚民心。”总书记下基层调研时“掀锅盖察民情”的调研方法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启示我们,只有“直插现场”,和贫困户交心谈心,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确保脱贫大计方向不走偏,扶贫政策落实不打折,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