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十个严禁”重拳出击 整肃“招商腐败”

来源:廉洁常德 作者:陈艺野 发布时间:2019-11-28 17:14:51 【字体:

严禁“提篮子”,严禁变相旅游,严禁虚报数据,严禁超规格、超标准宴请客商……湖南省商务厅近日发布《招商引资十个严禁》,着力规范全省商务系统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快速发展。(11月4日湖南日报)

招商引资本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发展心态出现了畸形、滋生了腐败:举着“招商引资”的旗帜、打着“投资洽谈”的名头,公款旅游、收受“赞助”、领取补贴、享受各种“陪同”服务……这些不仅仅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对地方经济发展毫无助力,最终也使当事人落得铁窗度余生的下场。譬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原副区长马惠明在担任副区长后以“招商引资”名义出国出境,一年里少则三五次,多则十多次;如吉林省榆树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凤山利用招商引资工作便利,假借外商名字将自己招来,疯狂敛财2380多万元;再如原铜仁市投资促进局驻青岛、长沙分局的局长张叶,为了和客商“洽谈”,买豪车、学茶艺、品咖啡、谈红酒,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

上述这些拼玩、拼吃、拼喝、拼面子式的招商引资,看似引进“金龟婿”,实则错失“金凤凰”,招商企业看似“服务周到”,实则“另有打算”,毕竟对于企业来讲,政府吃喝玩乐费用高了,企业成本就上去了,为确保企业盈利,未免会出现企业主以损害地方长期经济生态的方式谋取短期利益,最终为地方干部吃喝玩乐买单的还是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发展终究得不偿失。

其实,当今的企业家,企业落户地方看重的不仅仅是地方外在经济环境,更看重地方政府的内在工作作风,奢靡浪费的腐败土壤存活不了艰苦奋斗的创新创业大树,要想引进“金凤凰”,关键还是要净化地方经济环境,为外来企业提供发展净土。

湖南省商务厅发布实施的《招商引资十个严禁》,就是向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贪腐重拳出击,就是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保驾护航,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各级干部要严格遵守“十个严禁”,构建积极向上的“亲清”政商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