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群众满意才能“好评”常在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罗清 发布时间:2019-11-21 08:20:14 【字体:

10月29日,上海“一网通办”“好差评”制度正式上线运行,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将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据介绍,评价共有“五星”等级,被群众评价为“一星”“二星”差评的事项承办单位必须整改,并建立整改情况跟踪回复制度,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的工作机制。(中国纪检监察报 10月31日)

网上购物后给个好评、外卖点餐后来个点赞、窗口办理业务后打个满意分数,对于“好差评”环节,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正如上海“一网通办”“好差评”制度的上线运行,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服务好不好,看群众笑不笑。群众的口碑是衡量一个好干部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群众的满意评价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正如俗话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大小,检验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还要看群众的难点痛点是不是解决好了、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切实的维护、群众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不断提高。因为这些真真切切的实惠和好处只有群众心里最清楚,群众最有体会,因此,一个干部好不好,一个领导班子政绩是大是小,只有百姓群众才最有资格评价。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为群众谋利益、为百姓创政绩,是每位干部的根本职责所在。然而在现实当中,不乏有些干部没有树牢群众观念,没有走好群众路线,甚至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些干部喊口号、装样子、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一幅“官老爷”作风;有些部门存在门好进、脸好看却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还有些地方调查研究走“指定线路”、看“示范盆景”,应景造势、打折变通,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变种,种种这些都是脱离群众、和群众“背对背”的具体体现,不仅啃食群众的获得感,更阻隔了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如此又怎能让百姓给打“好评”?

想要“好评”常在,就必须让群众满意,如何让群众满意?就必须扑下“身子”,主动来到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还要放下“架子”,把群众当“先生”、当“考官”、当“评委”,真正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更要撸起“袖子”,真干实干苦干,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为民情怀,用扎实的工作成绩回应群众的期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