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
湖南省常德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做实做细信访工作上下功夫,推出定期蹲点、联村联企、领导包案等系列“下沉”举措,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不断推动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8月6日)
信访举报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主渠道”, 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环”,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信访举报有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四种形式,这四种举报方式互为补充,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信访举报平台,为查处贪污腐败分子提供了“原始资料”。
信访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好不好,信访量的多寡虽不是绝对指标,却是政治生态倾向化的重要指征。对区域内信访形势熟稔于心,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工作,有的放矢解决突出行业突出领域的突出问题。信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一直秉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理念,通过与实名举报群众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见面”,密切了纪检监察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信访是展现纪检监察机关形象的窗口。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与群众直接对话,在老百姓心里,接访干部的形象就代表着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因此,接访干部应该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句中的一员,把心贴近来访群众,始终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态度,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当前,信访工作中还存在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越级访和重复访发生的问题。涟源市纪委监委近期通报的涟源市高新区东轩村原支部书记刘某清,为获取因信访问题停拨的资金,伪造息访承诺书套取国家拨付资金,并再次引发群体性上访,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诸如此类问题,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工作只求把形式做到位,甚至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只管“金玉其外”,不管“败絮其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越级访和重复信访问题背后存在的开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重点查处信访工作中应受理不受理的“不作为”,畏难情绪严重的“怕作为”,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慢作为”,弄虚作假的“乱作为”。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一直以来,信访作为“卧听萧萧竹”的部门,受理群众对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违纪违法问题的检举控告。只有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访接待好、把访处理好、把访回复好,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人切身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