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工作不用心、走过场,漏掉一个小数点,监督、审核过程也全面失守。在湖南省衡阳市,4名党员干部因征地拆迁过程中不认真履职被处分追责。(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27日)
不做核实,漏掉小数点犯下低级错误;任性失责,监督成摆设;贪图省事,审核走过场,此案的“案中人”因犯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挨了纪律处分。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下狠功夫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看到,不管是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的官僚主义还是应景造势、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都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披上“新马甲”,有了新表现,衍生出“新变种”。门好进脸好看却事难办、层层传导压力变层层推卸责任、以材料论政绩、“圈阅转发”、“作秀留痕”等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是亟待破解的作风“顽疾”。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我们看到,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变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论以什么面目表现出来,百姓群众对此都深恶痛绝,它不仅耽误工作、劳民伤财,更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严重啃食党群干群关系,阻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最终会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公信力,有如一堵“隔心墙”将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治水治源,治病除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其有不断滋生的土壤,根子在于党员干部党性的缺失,精神上“缺钙”。因此,要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要从根源着手,彻底铲除其产生的土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党性修养,补充精神上的“钙”,激发顽强的实干精神,强化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依然在路上。作为作风“顽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咬住不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必须“攻坚战”与“持久战”相一致,务求阶段性成效和形成长效机制有机统一。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敢于亮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于对表太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顶真碰硬,敢于抓住“牛鼻子”,督促和推动党委(党组)履好主体责任;要坚持在精准上下功夫,聚焦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精准监督发现问题,精准量纪执纪,强化“靶向治疗”,精准施治;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一件抓落实,坚定不移,持久用力,用更扎实的整治行动践行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用更多的整治效果回应群众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