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官不为”者“无官无位”
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给那些“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庸官懒官们敲响了警钟。
“为官不为”自古有之。清康熙年间,吴桥县令常三乐由于“孺弱不振”被朱批撤职。原天津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朝兴因在一个国家级项目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不作为而被问责免职。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在为官不为、得过且过者的头顶,“为官不为”者必定“无位可为”。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为官不为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政治生态清风劲吹,少数干部“爱惜羽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遇事信奉“洗的碗多、打的碗也多”,“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此种种,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事不敢为、懒政不想为”思想的成渣泛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干事创业就要勇立潮头、敢担当敢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干在实处才是真正把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才不至于把全心全意变成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甚至无情无义,绝情绝义,才会不负人民的重托,无愧于历史的选择。
为官者,就要时常在心中拷问自己“当官为什么?当官做什么?当官是什么?”就要时时刻刻谨记为官的初心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利剑出击”瞄准的是为官不为、“庸懒散”作风,“为官不为”者的“昨日之我”必将就此终结。
对为官不为者就要“出重拳、下猛药”,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摘帽子的摘帽子,让不干事不作为者没有容身之地,也无处容身,只有铁腕整治“为官不为”,才能营造为官必为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