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之窗>基层廉政>详细内容

基层廉政

纪检人扶贫手记:精准扶贫,让眉头紧锁的刘伯笑了

来源:廉洁常德微信 作者:黄经纬 发布时间:2019-12-19 08:42:39 【字体:

刘伯,干这份工作还适应吗?

好着呢,经纬,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大变样了啊!住上了敞亮的房子,孙子上学就在家门口,我每天也有事做,真的要感谢你呢……”

大清早去单位,在集镇看到我的帮扶户刘凤祥,他正将街上零散的垃圾清理到清运车上。虽然初冬的清晨透着阵阵寒意,但刘伯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和刘凤祥认识是在2016年12月,那年他成了我的脱贫帮扶对象。记得第一次去他家,天下着蒙蒙细雨,走在河堤下的泥巴路上,我与村秘书的双脚沾满了黄泥。

来到刘凤祥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土墙房,墙面斑驳脱落,看着很有些年头,而且周边没有住户,这让破败的房子显得更加孤零。我在闲谈中了解到,刘凤祥三代四口人生活在一起,儿子早年离婚,由于身体原因加上缺少技能,只能在周边打点零工,老两口靠种点田补贴家用,在乡里读小学的孙子刘澳是全家最大的期盼。

从那以后,我经常去刘凤祥家坐坐,他有时也会到乡里来找我,一来二去,我与他慢慢熟络了,互相以伯侄相称起来。但因为生活的压力,他的眉头始终紧锁,难得开颜。

“刘伯,你们现在住的房子不安全,也偏僻,现在乡里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你们还是搬到集中安置点去的好。”

听了我的话,刘伯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嗫嚅着说道:“搬了好,搬了好,这样澳儿读书也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刘伯虽然嘴里说同意搬,但却没有了下文。听村干部介绍,刘澳的户口问题一直还没解决。

“刘伯,你现在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怎么没向村里申请易地扶贫搬迁呢?”

“经纬,我搬是想搬,但澳儿父母离婚得早,之前没有上户口,没上户就不能享受扶贫政策,听别人说现在上户很麻烦,还要做亲子鉴定,我们没文化,不知道要怎么办?”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我带着村秘书和刘伯到派出所询问了具体程序,根据要求帮助他理清了思路,并请村干部予以协助。刘澳上到户口后,我将其纳入了扶贫系统并为他申报了易地扶贫搬迁。

时间一晃到了2017年11月

一天,刘伯骑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急冲冲地找到了我。

“经纬啊,你上次说安置房下个月就可以搬迁入住了,现在有两个安置点,有一个就在学校边上,要是能住在那里,澳儿上学就再也不用起早贪黑了。”刘伯黑黑的脸显露出急切的神情。

“刘伯,你放心,我会将你的情况反映到乡扶贫办,乡里会统一考虑的。”

 

后来,乡里结合搬迁户的意愿和实情,统一将有学生的搬迁户安排到了离学校近的安置点。住上了新房的刘伯,看着孙子就近上到了学,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住房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刘伯一家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田土,也减少了收入来源。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与学校取得联系,为刘澳申报了教育助学金,后来又为刘伯联系了集镇卫生清理的工作,每个月有了两千多元的收入。通过刘伯一家自身的努力,以及来自党和社会的温暖,一年后,他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经纬,澳儿现在读初中啦,你有空多来家坐坐,和他聊聊天,也让他有个学习的榜样……”清扫完垃圾,刘伯与我道别,脸上笑意盈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